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十七章 从基础做起(2 / 2)

在二零二零年,这个收入不算高。为了留住更多的职业军人、或者说为了增强军队的吸引力,必须提高津贴待遇。按照黄峙博的要求,如果预算有盈余,将在二零二零年七月推出新的津贴标准。

剩下的一万零七百亿元中,至少得拿出三千七百亿用来维护现有武器装备,以及军队的日常训练。

也就是说,剩下的只有七千亿元了。

这笔钱,仍然不可能全部拿来采购武器装备,因为从国务院分摊了大约一千二百亿元的科研开支、七百亿元的日常行政开支、一千六百亿元的基础建设开支、以及五百亿元的公共项目开支。

结果,真正能拿来采购新式武器装备的,只有三千亿元。

这笔钱能做什么事呢?

一架j-2o就要大约四亿元,j-11c的单价是二点八亿,o52c级驱逐舰的建造成本高达七点六亿,o54c级护卫舰也达到了四点七亿,而第一艘国产航母仅仅启动建造工程就需要投入十四亿。

说得更形象一点,三千亿只够买七百五十架j-2o、一千余架j-11bsp; 如果用来建造航母战斗群,最多能够组建两支,且不包括日常维护费用。

可以说,钱根本不够花。

即便如此,还要把这三千亿分成好几份,让6海空二炮各占一份。

这下,问题出来了。

如果要在十年内打造出一支能够远征印度洋的舰队,二零二零年至少得投资一千二百亿元。

这还是最保守的估计。

按照腾耀辉提交的海军预算报告,除了采购第一艘国产航母初始投入的十四亿元,还得在“黄帝”号的改造工程中投入八亿,即将动工建造的o61型远洋防空巡洋舰、o55型多用途驱逐舰、o58型远洋护卫舰总共需要投入五十亿元,j-15的改进费用为一百二十亿元、新型舰载战斗机需要七十亿、启动反潜巡逻机项目需要四十八亿,此外还要为建造o95型攻击核潜艇与o96型战略核潜艇投入近两百亿。这些还没有包括采购新式弹药、研制电磁弹射器与新式电子设备。

可以说,一千二百亿都不见得够花。

黄峙博做出了让步,但是没有完全采纳腾耀辉提交的预算计划。

最终,黄峙博只给了海军百分之三十五的份额,即一千零五十亿元的装备采购费用。因为空军的开支同样巨大,二炮也是重要的远程打击力量,所以黄峙博只能压缩6军开支,满足海军的胃口。

根据新确定的军费分配比例,6军只占了百分之十七。

必须承认,黄峙博做得非常道义。

为了压缩6军开支,他必须顶住来自6军内部的压力,甚至得忍受6军将领在私下与公开场合中的指责与非议。

即便如此,仍然有一百五十亿的缺口。

黄峙博尽了力,剩下的就该腾耀辉做出表率了。

当然,真正的压力不在腾耀辉身上,而是在牧浩洋身上,因为他负责海军装备建造与采购的审核工作。

过了他这关,还要提交给6雯,做技术可行性审核,最后才交给腾耀辉。

相当于百分之一十二点五的经费缺口,牧浩洋不得不在装备项目上做文章,即暂时放弃一些意义不大的项目。

对海军来说,这等于忍痛割爱。

牧浩洋非常清楚,腾耀辉提交的装备建设规划已经非常保守了,几乎每个项目都有存在的必要性。

因为已经到了最后审核阶段,所以腾耀辉也不可能提出无理要求。

真要砍掉几个项目,肯定会对海军建设产生负面影响。

此外,还得应付腾耀辉。

真正忙起来后,牧浩洋才知道,总参谋部绝对不是人呆的地方,装备建设联合办公室更不是世外桃源。

忙到八月三十日,牧浩洋才算有了点头绪。

跟腾耀辉多次商议后,最终确定了几个迫切性不太大的项目可以暂缓。

当然,具体的工作还没完成。

也没有必要急着拿出最终结果,因为要到十月底,才向国务院提交国防预算,还有两个月的周转期。

当天晚上,牧浩洋收拾行李,搭上了飞往大连的专机。

黄峙博安排的海军军官补习班即将开学,作为批学员之一,牧浩洋得在八月三十一日上午到海军学院报道。

为了方便在职军官深造,补习班只在周末授课。

在百忙之中参加补习,让牧浩洋能够缓口气。如果每天都跟装备项目打交道,他肯定会疯。

偶尔出来透口气,换下环境,才能让他在工作中更加积极。

来到大连的时候,已经是半夜了。刚走下飞机,牧浩洋见到了在战场上出生入死、却多年没见的好兄弟。。.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