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72节(2 / 2)

  魏氏直笑,又去包先前她拆开的那几个。陈青嫌弃地拍开妻子的手:“放着我来,你哪里包得好。三郎四郎呢?”

  魏氏笑吟吟地将查子交给侍女去装罐子:“他两个难得回来,跟猴子似的,哪里肯睡多几刻钟,卯时还不到就起来吵吵着要吃了面,吃完早出去逛了,还说最好今日也被你捉到。”

  陈青将那野鸭肉倒了一些拌在面里,又将剩下的递给陈太初,看了看妻子说:“虽说他两个不常在家,军中也苦了些,但你也不能太宠着他们。和面花力气,让婆子和好了你再下面就是。”

  魏氏抿唇笑了,给他碗里添了几瓣蒜:“婆子哪里有耐心和到面光手光盆光?我的手艺她们学不来,她们总吃不准面的筋道。再说你一夜都没回来,早上肯定饿了,吃些面食,好受一些。反正我也没睡好。”话一出口,脸一红,看看儿子正埋头吃面,赶紧转身去准备茶水。

  陈青的脸也红了起来,瞥了儿子一眼,也低头大口吃起面来。

  父子二人放了箸,侍女上来收拾。魏氏给他们倒了两盏茶,才关心起陈太初:“你昨夜不是和六郎他们几个去给苏家大郎接风?还有苏家的一个小娘子?”

  陈太初一愣:“是,阿昉兄妹跟着苏相从四川刚刚返京,正好昨日七夕节,就和孟家的表哥表妹们一同在林氏分茶喝茶。”他赶紧加了一句:“表叔母也在的,昨日孟二哥在那里同范家的小娘子相看插钗了呢。”

  魏氏点头:“这个我知道,你表叔母前日就送了信来说过了。”她笑得眼睛眯成了缝:“我问的是那个你们专程为她接风的苏小娘子,听说她长得和兄长小苏郎很像?年纪有十四还是十五了?你大哥在秦州还有外翁外婆帮着留心,相看了好几个小娘子了。这两年娘也没好好替你留意,要是你喜欢苏家的小娘子,尽管同娘说——”

  陈太初红了脸争辩说:“娘!你说什么呢。我同苏小娘子才见过几回而已!哪里有什么喜欢不喜欢的!爹爹,我去书房等你!”

  他茶也不喝了,起身就走,临出门转身对陈青埋怨了一句:“爹爹!你该好好说说娘亲,她怎么一天到晚想着这些!”

  魏氏一愣,看向陈青:“我做娘的,操心他的婚事不对吗?他都十五岁了——”

  陈青忍着笑,喝完茶,站起身走到妻子身边。她身量娇小,当年在秦州时,她家医馆被征用,她也跟着做大夫的爹爹给伤兵清洗伤口上药。他总是最后一个才去,身上伤口最多。她红着脸替他包扎,每次都把他包成粽子,每次伸手绕到他身后去,耳红面赤全身都抖得厉害。他回到军营总要再把自己拆开重包一回。这么多年过去了,每逢他彻夜不归,她总要去下碗热汤面给他。只是,今日吃了两顿早饭,真是太饱了。

  魏氏仰起脸看着丈夫,脸立刻红透了:“太初都十五岁了——”

  陈青轻舒猿臂,将她搂入怀中,抱了一抱:“你这苦夏的老毛病还没好,又瘦了,好好调理,少操心儿子们。”他笑着凑到她耳边轻声说:“咱们有四个儿子,还该再生个闺女才好。省得你儿子总挂心孟家的小九。”

  陈青大笑着在妻子额头亲了一口,转身出了屋。

  魏氏七晕八素地正想着自己都这把年纪了哪里还能生得娃娃来,忽然一怔,叫了起来:“孟家的小九???”

  屋里早没有人了。魏氏想了想,脸上露出喜色来。突然又想起刚才一碟子拍黄瓜,丈夫只吃了几根。他只有不饿的时候,才会暴露出自己根本不爱吃绿颜色菜的喜好。

  郎君一定是外面吃过早饭了。魏氏笑眯眯地去给表弟媳杜氏写拜贴。

  ***

  陈青进了书房,父子俩坐定了。陈太初赶紧问起昨夜宫里的事来。

  陈青想了想:“六郎没事,昨夜官家恐怕疑心上吴王了。六郎此事干得十分漂亮。比我想得还要好。他只用了他自己的人,我给他留的两个暗手,都没派上用场。没想到六郎手下竟有这等视死如归的人。”

  陈太初松了一口气:“那赵檀现在?”

  陈青冷哼了一声:“那等腌臜之人,死有余辜。我从都堂出来的时候,宫内禀报说还未醒来,断成那样的腿肯定接不好,就算接上了也必有残疾。”

  陈太初沉默了片刻:“赵檀死有余辜,不足为惜。这样的人若是做了太子,任由蔡相拿捏,我大赵百姓就苦了。只是官家为何会属意他做太子呢?”

  陈青叹了口气:“这两年蔡相起复后,官家就迷上了修道成仙,封了两位国师,今年还练起了丹。太后皇后劝了多少回,也没有用。朝中没有了苏瞻,二府的几位副宰相,只有我和赵昪还上书多次劝谏,台谏几位大人上书,流放的流放,贬的贬,哪里还有人能和他抗衡的?那赵檀这几年装着虚心求学,连进上的策论都敢用别人代写的。官家竟然毫无所察……”

  陈太初皱起眉:“儿子这次和六郎到河北两路,甚为忧心。这两年,朝廷舍弃雇役法,改行差役法。只保定一地,为逃避差役之苦举家迁离的不下千户。明明是雇役法对百姓好,为何朝廷舍雇役而用差役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