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29回 享福人福深还祷福 多情女情重愈斟情(2 / 2)

宝玉笑说:“你如果不稀罕,我就拿着了。”说完,照旧又揣回去。

刚要再说话,那贾珍的媳妇尤氏(好久不见了)还有贾蓉新娶的媳妇,都坐车来了。贾母就说:“这劳动她们干什么,我不过是随便来逛逛。”不一会,又有各家亲朋、世交都派人送礼来了。知道贾府的人在这里祈福,都相与来送礼。贾母倒后悔了,惊动了大家。于是到了下午,也不想看戏了,就回去了。并且第二天也不想去了。

那凤姐还撺掇去呢,说反正已经惊动了,不如就这么逛逛乐乐。可是贾母,因今日张道士提起为宝玉说亲的事,宝玉一回来,就口口声声说,从今以后再不见张道士了(生气了)。而那林黛玉呢,因这五月北京天气已经大热,今天回家就又中了暑,也不能去了。因为这两件事,凤姐虽劝,贾母也执意不再去了。凤姐见都不去,就自己次日又去了。

这贾母因为黛玉中暑,就不去了,那说明又是疼着黛玉的。

其实贾母说请张道士给找对象的事,那不过是抱着观望的态度多看看,多找找,也不算不可思议。若是早有此心,早就主动发出去派人或者上网找了,不似这样话赶话说到了才找。

结果次日,宝玉黛玉还是打起来了——这俩是每天都要打架的。那宝玉,因了黛玉中暑了,就饭也吃不下,不时地跑过去问候。那黛玉怕他有个好歹(太为惦记自己而一天过不正常),就说:“你只管看你的戏去,在家里做什么?”宝玉就误解了,宝玉本来因为昨日张道士提亲的话,心中就不受用爱听,现在听黛玉这么说,觉得是奚落自己,心想:“别人(张道士)不知道我的心,这么说,还可以原谅,连你也奚落起我来了。”于是立刻沉下脸,对黛玉说:“我白认得你了,算了!算了!”——意思是,张道士那么说,我根本不同意,你还当真以为我爱听,劝我再去听戏再去听他说,算了,算了。

黛玉听了,就冷笑两声:“我也知道白认得我了,哪里像人家有什么配的上呢?”意思是,我没那金东西配的上你,你跟我来往白来往了,白浪费了。

宝玉听了,便向前问到脸上:“你这么说,是咒我天诛地灭!”

黛玉一时不明白怎么来的这话,宝玉就又说:“昨儿还为这个起了誓了,今儿你到底有说我是。我就天诛地灭了,对你有什么好处?”

这话的意思是——这情人之间的话都很费解释的,只有像我们这样的理科生才能认真解释清楚——昨天宝玉说了,别人说什么金什么玉,我心里却没有这想法,我心里要也有这想法,天诛地灭。现在,你又说我是认为你没有金和我的玉配的上,所以我说认得你白认得了,这等于裁定我还是有那想法,那于是我应该天诛地灭。你这是推我要被天诛地灭呢。

黛玉听了,方觉得自己也确实说错了——人家都起誓了,自己又非说人家是存着金玉的心,是太不讲理了,于是黛玉又着急,又羞愧,便战战兢兢地说:“我要是安心咒你,我也天诛地灭。何苦来!我知道,昨日张道士说亲,你怕阻了你的好姻缘(怕张道士的说亲阻了你和有金的宝钗的好姻缘),你心里生气,来拿我撒气!”

这黛玉!前面像是认错,结果后面又挑起是非来了,还是硬说宝玉是想着那金玉的好姻缘。还是没认错。

原来,那宝玉的心思,是要和黛玉好的,但是迄今一直没有直说出来,只是暗中试探。他生黛玉的气的是,我对你的心,一心一意,别人不知道,你也说不信,还总是奚落我,可见你不在乎我难受,你不在乎我难受,说明你心里竟没我。而黛玉是这样想的:“你心里是有我,即便别人有‘金玉之说’,但你也并不在乎,不会看重这邪说而不看重我。这样,我就是经常提提这‘金玉’的说法,你只管满不在乎,闻若不闻就好了,方才显得是待我真诚,而毫无那个‘金玉’心了。可是我一提‘金玉’的事,你就着急,可见你心里是有那‘金玉’,见我一提,怕我多心,就故意着急,安心哄我。”

所以这两人,对于对方对自己的态度,还都不是很了然,互相存着猜疑,所以黛玉总提那“金玉”的事,试探宝玉是否对自己有全心全意,而宝玉见她试探,就觉得是在奚落自己,不相信自己没有那“金玉”的心,宁可自己着急也反复提,可见黛玉不在乎我的烦恼,也就是对自己没有那个心。

总之俩人都希望对方百分百地爱着自己,而总认为对方不是,越是互相试探调拨,矛盾越大。

这宝玉闻说了刚才“好姻缘”三个字,越发认为对方逆了自己的意思,心里直噎,说不出话来,直赌气从脖子上抓下通灵宝玉,狠命往地下一摔,说:“什么劳什子,我砸了你完事!”

偏那玉没有摔碎,宝玉就回身找东西来砸。黛玉见他如此,早已哭了起来(这哭的,也不是懊悔,认为自己误解对方了,而是觉得你这样砸玉,还不是为了哄我开心,并不能否定你在意那“金玉”之言,所以这实是气恨),说:“何苦来,你砸那哑巴物件。有砸它的,不如来砸我!”——我说阻了好姻缘,你生气,其实是我阻了你好姻缘,你不如砸我。

二人闹着,旁边黛玉的丫鬟紫鹃雪雁忙来解劝。那宝玉下死力气砸玉,丫鬟来夺,夺不下来,见没办法,只好派一个人去找袭人。那袭人忙来了,才夺了玉下来。宝玉冷笑说:“你们,我砸我的东西,跟你们有什么相干!”

其实也是啊,你不在乎那话,就置若罔闻好了,使劲着急,又砸玉,不还是说明挺怕那话的吗?既怕那话,你心里还是有鬼的,那就是还是有一些在意那“金玉”之话的。蠢物我倒是想的和黛玉一样了。看来我也是黛玉那样的细狭性子的人啊。

那宝玉若是一点儿对宝钗的意思没有,也不确实,才刚还看了膀子,看呆了呢。所以黛玉问他,也不是完全无理取闹和胡搅蛮缠。

那宝玉心想,你总是拿那话来逼我,正说明你不相信我,也不在乎我的烦恼和着急,那就是不爱我,你逼得我狗急跳墙,我只有砸玉了。

袭人看宝玉脸都气黄了,就婉言相劝,说:“你同妹妹拌嘴,也不用砸玉。倘或砸坏了,叫她心里脸上怎么过的去?”黛玉正哭着,一听这话正说到自己的心坎上,你看不出我没有不关心你的意思,我所谓提“金玉”之事,不过想希望看到你不在乎,证明你是全心全意爱我的,并非调拨你生气的,你这样生气发怒,不等于表明我是不在意你着急和发怒(因为是不爱你的),可见宝玉竟连一个丫鬟也不如,看不出我的心思,于是更加伤心,越发大哭起来。那方才吃的解暑汤,“哇”的一声就都吐了出来。紫鹃忙上来用手帕子接住。雪雁上来捶背。

黛玉脸红头胀,一边啼哭,一边抽抽,一边是泪,一边是汗,不胜体怯。那宝玉看了,也后悔自己不该跟她死活辩驳是非了。见她这个光景,自己也替不了她,不由得也掉下泪来。旁边袭人和紫鹃看两个主子哭了,于是出于礼貌,也都帮着哭了。于是四人都哭着不说话。

过会儿,袭人勉强对宝玉说:“你不看别的,你看看这玉上的穗子,也不该跟林姑娘拌嘴。”黛玉听了,不顾难受,赶来夺过玉去,抓起一把剪刀就剪那穗子。袭人刚要夺,已经剪了几段。黛玉哭说:“我也是白效力了,他也不稀罕,自有别人再给他穿好的去。”袭人说:“都怪我多嘴。”宝玉说:“你只管剪,我反正也不戴它,也没什么。”

这时的斗争,已经比刚才的当量,小了一点了。

属于余战。

这宝玉也是,干吗那么着急,人家一提“金玉”,就急得像火烧了屁股。那黛玉也是,干吗总找机会盯着说金玉或者配不配的,弄得好像不相信宝玉,因而惹宝玉急,搞得宝玉觉得她对他没信任也没关爱。都是求全责备又不了解对方的心思,搞的。大约过了这个阶段就好。可能男女恋爱的进程中,都有一段斗气闹意见的过程,觉得对方不理解不信任自己,不全心全意对自己好。于是非要批斗对方不可。唉。

那贾母和王夫人,不知怎的,听了园里的丫头的报告,吓得不知是何大祸,慌慌地都拉着,跑进园来来了。那袭人就抱怨紫鹃,没事报告什么,紫鹃也说是袭人报告的,抱怨袭人。那贾母、王夫人进来,见宝玉、黛玉都低着头不说话,一问,又没什么事。只把袭人紫鹃这两个,好好地骂了一顿就走了。

次日,是薛蟠生日,来请看戏。那宝玉得罪了林黛玉,正自后悔,没有心思看戏,于是推说不去。那黛玉闻说他不去,显见是被气着了还没消,又懊悔不该剪了那玉上的穗子,于是也不去。

贾母本是见他两个生气了,说趁着今天看戏,两个见了面,就合好也就完了,结果又都不好。可见这次是气大了。老人家急得抱怨说:“我这老冤家是前世做了什么孽障,现在遇上这么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,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的。真是俗话说的,不是冤家不聚头。等我哪天闭了眼儿,断了这口气,任凭他两个冤家闹上天去,我眼不见心不烦,也就好了。偏我又总不咽这口气。”说着说着就哭了。

这话说明,老冤家贾母,没有非要拆分这两个冤家的意思,反倒说不是冤家不聚头,前面虽然请张道士给寻亲,那大约是出于阻断贾妃之命的宝玉要和宝钗好的意思,或者是奢想能找个第三条路解决问题。但现在说闭眼儿由着他们闹,那就是还是顺命,让他们一直下去好了。总之,在侥幸尝试寻找第三种路与由着他俩下去之间,主要考虑的还是后者,没有证据表明贾母是立意反倒这门亲事的。至于后来四十回里,补原故事叙述者的人所说的,凤姐献计,贾母批准,硬拆来了他们,不符合原叙述者的意思。贾母的哭,还是很有心肠的。原叙述者本来的故事,据那有红学家的分析,应该是贾母先死掉了,黛玉也病死了,然后,宝玉没了办法了,才和宝钗,实践了那金玉的匹合。至于凤姐献计的事,也是没有的。

贾母那“不是冤家不聚头”的话,传到了宝玉、黛玉两人的耳朵里,俩人都好像参禅一样,细嚼这话里的滋味,都不觉又落下了泪。虽然不曾会面,但是一个在潇湘馆里临风洒泪,一个在怡红院里对月长吁,人居两地,却情发一心。

那袭人就劝宝玉:“你还是去陪个不是吧,以前小厮和姐妹们吵架,你还骂小厮们,不能体贴女孩儿的心。今儿你也这么着了。明儿端午,你们两个再仇人似的,老太太越发要生气了。依我劝,你还是陪不是去。”

那宝玉去与不去,且听下回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