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236章 秦人的亮剑精神(2 / 2)


“将军有令:长矛营抛射,弓弩兵准备,三息之后,弓弩兵射杀敌军。”

“将军有令:长矛营抛射,弓弩兵准备,三息之后,弓弩兵射杀敌军。”

……

巨大的号子声响彻云霄,将天地万物惊醒,这一刻,秦军与赵军短兵相接,真正展开了肉搏。

“咻,咻,咻……”

箭矢扑空而下,向着蜂蛹而来的赵军军阵上笼罩而去,这一刻,一种美妙的音乐响起,那是箭矢入肉的脆响。

……

“赳赳老秦!”

作为战争的全盘掌控者,周瑜自然清楚此刻秦军所处的境地,心中念头闪烁,振臂高呼,道。

“共赴国难!”

十一万秦军振臂,巨大的号子声响彻整个战场,一时间,赳赳老秦,共赴国难这八个字成了天地间唯一的声音。

随着这八个字出口,秦军将士浑身一震,士气一下子高涨,就在此刻他们终于找到了身为秦国军人的责任。

那便是守护这个璀璨夺目的王朝,守护华夏人丢弃的勇武与风骨。

“赳赳老秦,共赴国难!”

在襄阳城下的战场中,秦军将士喊出的这八个字,是秦能从偏西之地统一六国的一个民族誓言。

每当秦国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候,这句誓言就会在朝野之间漫起,一种不屈和必胜的信念会感染整个国家,整个民族。

在这个时候,这个普通的句子将会幻化成一种精神,一种誓言,一种大秦帝国的“亮剑”精神。

从商鞅开始,经过了六代国君的努力,才实现了统一的夙愿。而这句“赳赳老秦,共赴国难”,作为一句全民宣言,在时时的激励着每一个秦国人。

……

“赳赳老秦,共赴国难。赳赳老秦,复我河山,血不流干,死不休战。”

这二十四个字,伴随着秦国从小到大,以至于一统关东六国的全过程。

当年秦国以十人养一兵,这样近乎穷兵黩武的情况下,一跃而起,成了战国七雄里面的最强国。

这样的王朝,盖古凌今,这样的时代,英雄辈出,天骄盖世。

这一刻,周瑜等人心中生出一抹火热,强秦复辟,大有重演当年之象,一种欲与天下英雄争锋的无畏笼罩全身。

别说是与侯成率领的赵军一战,就算是魏公曹操亲至,他也敢一战,这便是秦军将士带给他的勇气。

……

“士元下令大军停止追击,立即进城!”

“诺。”

……

对于赵军的残兵败将,周瑜与庞统都没有在意,因为没有了荆州作为根基的赵军不过是一群流寇。

这样的人,根本就不堪一击,更别说是与秦国为敌了。

这一刻,最要紧的便是立即占领襄阳城,谨防一旁的吴楚联军偷袭,这才是最主要的。

真正让周瑜畏首畏尾的则是,这一战虽然击败了赵军,但是秦军损失太大了,大到了让人膛目结舌的地步。

……

“士元,这一战我军伤亡如何?”

沉默了许久,这一道坎儿终究是迈不过去,迟疑了一会儿,周瑜牙关紧咬朝着庞统,道。

……

闻言,庞统双眸之中掠过一抹沉重,朝着周瑜,道:“周将军,这一战后,我军可战之兵只剩下五万!”
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