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489章 美味(2 / 2)


李海棠从小几的抽屉里打开一个木头盒子,里面是散碎的银子和铜板。

出门在外,银票并不方便,还要去钱庄兑换,而在百姓中流通的货币,铜板居多。

“谢谢夫人!”

自家夫人出钱,五福笑眯眯,接过铜板以后,又被李海棠叮嘱一番,她给了一串钱,有一百个铜板,也不用剩下,多买点吃食,花光了再回来。

“夫人,您就惯着她吧。”

于嬷嬷无奈一笑,不自称奴婢,没规矩,大大咧咧,嘴馋还要和夫人说,就这样,夫人不生气不说,还夸五福真性情。

难怪京都来的那赵婆子看不上人,这种丫鬟,扔在阮府上,挨打板子的数量,能比吃饭的次数还多。

“咱们又不是高门大户,讲究那些干什么啊,出门在外,不必拘谨。”

李海棠摆手,主仆之间的关系微妙,这个她品出来了。对下人不好,也不用指望关键时刻,做下人的能忠心为主。

有些刁奴是该管教,但得对一个人,一个态度,区别对待。

于嬷嬷点头,心里却琢磨,镇北王千金问,说自己不是高门,这怕是大齐最谦虚的人了吧?

等了约莫有一刻钟,五福抱着油纸包,手里拿着小提篮,急匆匆地上马车。

她打开其中一个油纸包,里面装着一只烧鸡。

“夫人,我都打听过了,咱们所在的地方,叫道口镇,最著名的,就是这道口的烧鸡。”

路过道口,吃不到烧鸡,那是一大遗憾。

“哎呀,老奴咋忘记了呢,道口烧鸡的确有名气。”

京都有一个大人,天生吃货,为吃,能不远千里的折腾,他来道口一次后,对烧鸡情有独钟,回京后夜不能寐,最后派出下人,来道口请了个做烧鸡的师傅。

“入口酥香软烂,肥而不腻。”

随便一撕,鸡肉就呈现脱骨的状态,的确是美味。

给自家野人夫君留下两个鸡大腿,剩下的,主仆三人狼吞虎咽,就连食量不大的于嬷嬷,都忍不住多吃了个馒头。

车行路上,闲暇的时间多,李海棠教五福认字,又和于嬷嬷学习刺绣的技巧,累了睡一会儿,一天时间过去了。

赶路来去匆匆,一行人只能在路过城镇之时,买点当地的特色。

一路往西北进发,中原和西北的交界处,百姓们早上喝油茶,里面泡着点油炸的小面果,晚餐以面条居多。

“夫人,面条能做出二十多种,我头一次见到比腰带还宽的啊!?”

一行人就找小摊位,买上羊杂汤,裤带面,外加几个薄皮的酥饼,一顿饭下来,只有羊杂汤能看到绿色的葱花,裤带面下面放点豆芽。

刀削面,手擀面,香菇肉丝面,酸汤面,有一碗面条,又菜又主食,配上点咸鸭蛋,小咸菜,基本就能解决一顿饭,一点都不耽搁工夫。

进入西北境内后,可能是马上过年的关系,一路上同行的人越来越少。距离黑风寨,最快的速度,还得走个七八日,再往北边,没有官道,路上大大小小坑坑洼洼的土包和深坑,一行人不得不放缓赶路的速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