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459章 论功(2 / 2)

宗叙说,首功当属博陵侯府杨氏子弟,高塘牧监杨殊!

政事堂陷入诡异的安静。

半晌,终于有人道:“宗叙开什么玩笑?给一个牧监报战功?还是首功?”

也有人弱弱地回:“他是统兵大将,给谁报战功是他的权职。何况,战事紧急,牧监临时征调上战场,也说得过去……”

宗叙自己这样认,连郭栩也赞同了,他们还能说什么?

此战功成,宗叙的声望将会达到极致,哪怕皇帝,也不好这个时候驳面子。

何况,这样的大胜,肯定要上邸报通报各府的。宗叙铁了心,他们只能认。

只是,在场的都是天子近臣,哪个对皇帝的心思没数?

他们不免腹诽,宗叙这是疯了吧?违背皇帝的心意,功劳再大,早晚也有一天被清算。

罢了罢了,宗叙自己作死,由着他吧。

于是这封战报,当天便送到了御前。

当着众臣的面,皇帝自是开心的。

开心的皇帝,当场吩咐举宴,好好庆贺这样一场大胜。

消息很快传入市井,整个云京都欢欣鼓舞,富贵之家大肆发放喜钱,小商贩一律打折。

人们纷纷议论着这场战争的细节,仿佛亲眼所见一般。

那位落魄出京的杨三公子,以这样的姿态回到他们的视野里,堪称脱胎换骨。

相比起一直威名赫赫的宗大将军,一位浪荡贵公子被逐出京城,两年后以战功复起,可有话题度多了。

于是,茶馆酒楼,还没有忘记这段过往的人们,纷纷说起曾经的杨三公子,说他如何荒唐风流,如何胡闹放荡,放逐出京的时候又是如何落魄。

甚至那些曾经与杨三公子有过桃色绯闻的伎人们,都因为客人纷至沓来,身份高涨。

免不了,那个流言又被人提起……

宴席散后,皇帝回到明光殿。

烛台上的蜡烛刚点亮几根,宫人就被皇帝挥退。

一个抱着拂尘的内侍匆匆进入大殿,恭敬叩拜:“奴婢刘双喜,见过陛下。”

皇帝坐在龙椅上出神,听得声音,挪了挪视线,哑声问:“怎样?”

刘公公垂着头,回道:“夜蝠没有消息传来。”

安静了一息,皇帝忽然暴怒,抬袖一扫,将御案上的奏章、笔砚全部摔了个干净。

刘公公急忙跪了下去:“奴婢无能,陛下息怒。”

皇帝冷笑起来:“朕的皇城司,居然连这么件任务都完不成,还留着干什么?他们还有脸当夜蝠?”

刘公公垂首不语。

他知道,这个时候再怎么辩驳,都是无用的。

皇帝更加烦躁。

开疆拓土,本来是一件千秋功业,他留在史书上的名声,必然因为这件事大涨。

偏偏这么开心的事里,夹了件让他恶心的事。

如鲠在喉,如芒在背。

又吐不得,拔不得。

皇帝深吸一口气,问道:“这样的战功,似乎只能封侯了吧?”

宴席上,他就听到那些臣工讨论封号了。

刘公公跪得更低:“奴婢不懂这些。”

“呵,呵呵!”皇帝一脚踹在御案上,铁青着脸往后头走。

可他才走了几步,外头又传来万大宝的声音:“陛下,吕相爷求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