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61章心路历程





  回顾自己的人生,说下自己的心得。说这些不是标榜自己,是让后来人,有个参照,绝对不是全对的。绝对的对,是不存在的,或不能永远存在。

  首先,人性。人一生下来,本性上面,要么是白纸,要么是混沌。(人之初,善恶未分)

  而人生下来,往往不知道自己的心性,要经过很长时间去培养心性,且不自知。人的灵智慢慢开化,但却不是完全开化,我认为的完全开化是从认识自己开始。

  其次,教育。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,都是在培养性情。让人以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知善恶。(知善恶,但不完整)

  再者,经历。经历是在引导性情。(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,在灵智未开化前是这样的)不管是学习,生活,我们经历了一些事情,老师,家长,同学,周围的人或纪律,家庭规则,法律等规矩,约束我们可以做什么,不可以做什么。在这里面,我们没开化前,不做恶就不会受惩罚。但做了善事,不一定有表扬。因为人们觉得好人,是不求回报的。这里我觉得不妥。好人好事是不图回报,那图了回报的好人好事还是不是好人好事?我图的回报,是一定要给还是不给?规定模糊的,人性也是模糊的。我是这样认为的,我可以不要回报,但至少要告诉我,我到底做的是善是恶。这些规矩,本身是对是错,我们做的到底是不是恶,很难定义。我权当是规矩都是对的,当然这是不可能的,因为规则是不断的进化的,要不也不会有潜规则一说。

  我们经历中,一开始,绝对会有欺善怕恶的行为,不必自责,这是人性使然。但也不要觉得这没什么,错还是错,要改。在我们灵智开化后还不改,那就是真的恶了。(我们有时也会装作自己是恶人,自保。装恶人没错,但别装着装着就真是恶人了)

  然后,认识自己,开化灵智。等我们真正成年了,我们的经历中的不平事,和自己的错,错在哪里?固有的规则有没有错?认识自己,也认识世界。

  之后,知行合一。知行合一,我自己是这么理解的。知恶而不为,这是最起码的世界规则,你做了恶,就要受到规则的处罚。知善而量为。好事是做不完的,有时要付出代价的,这里我是量力而为。规则这里,我没作恶,你拿我没办法,我做好事,我要根据情况而做,因为有时好事会变坏事。比如我帮了一个人,那他觉得是理所当然的,那我还帮不帮?

  然后,养成习惯。性情稳定。

  最后,遇到未知,该如何做?

  未知不是无知,无知是已有知识你没学到,这叫无知。比如你说你不懂法律,这就不对了。有时无知便是错,所以应该与时俱进,活到老学到老

  。未知是什么?没有人走过的路,你去探索了。这里怎么做?如果是我,我不知道对错,如果条件允许,我不去走下一步。如果必须要走,有几种情况就有几种方法:1.按惯性去走,(理性)即从1到2到3.。。。。。2.你没有参照物,不知道怎么去走,可又必须去走,那就按感觉去走(感性)3.你一知半解,那就感性加理性去走。

  这是我的一些心得。

  我第一次犯病,总体原因是我知恶了。。。。第二次犯病是我遇恶了。。。第三次犯病是原来我心里也有恶。。。。。总结呢就是我不知恶的时候做了一些恶,我遇到恶的时候还了一些恶,我发现心里有恶的时候羞愧了。但我所做的恶是我认为的恶,没到触犯法律的程度。心关太难过了,每次都是九死一生。我不知道会不会有第四次,我能不能过去,也是未知。过心关,不仅要心里过去,周围环境也很重要。

  一开始,我以为我得病,是因为诗歌,现在看来,是诗歌治疗了我。这个病是我心理因素与环境因素一些困惑导致的,诗歌在这里边承担的作用就是协调,修路,沟通。这是我的一些心得,分享给需要的人。

  我不是在说诗歌很好,引导你学诗歌。同样的我觉得书法,绘画,或其他爱好,能让你的心灵与这个现实世界互动,做心理与环境的桥梁。这个桥梁你自己寻找,可以是爱好,也可以是梦想。当然你觉得你没这方面的需要,我也不反对。因为现在我也不知道我是不是对。只是说下自己的心得。仅供参考,仅此而已。

  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
  在说下我现在的一些不足。

  我在工作场合,知对错,也不能完全遵守公司规定。在家庭生活中,知好坏,也做不到无矛盾。前者因为环境因素,做到完全遵守的话,融不到工作圈内,会受排挤,我试图在把握一个度。后者,因为不理解,不信任,追求各异或各自为政,矛盾重重。

  我在试图平衡,做些尝试。

  这些是告诉你,我并非知到了,就能做到,因为周围环境,和各自追求。

  个人和团队,之间的矛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