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二百五十七章 金针刺穴(1 / 2)

第二百五十七章 金针刺穴

第二百五十七章 金针刺穴

同时他又说,浮濡气败。

就是说如果轻取就感觉到脉是濡脉,那么就已经是气败了。

按照李中梓的学说,小贝的脉象浮取是濡脉,重按是弱的,无力的,这是什么情况呢?是“营卫俱穷”就是气血都很弱了。

秦浩微微额首,小贝当初就是因为气血太虚弱了,所以就没有力量把疟疾这个邪气顶出去,因此才会缠绵不愈如同一辆没踩够油门的汽车上坡,边走边滑,始终都停在半坡。

秦浩微微思忖,便准备使用补的方法来治疗。

人参一两、何首乌一两,煎成膏,然后加入姜汁一盅。

这个方子中,人参是补气的,何首乌是补血养阴的,姜汁是怕药膏凝滞,用来醒胃的。

如此一来,痢疾也就能好得差不多了。

秦浩提笔将药方写下,医疗鉴定委员会的人一看,顿时笑了起来。

人参啊,何首乌啊。

大补啊。

中医果然是这样,见人就说你得补,补啊补啊,病就好了。

要是遇到个没长眼的病人,病没好,那就继续补,卖人参的狗屁中医赚得盆满钵满,病人的病却是没有任何起色。

“秦专家果然好手段,只是分把钟,就断定了病人的病情,当真是神医啊。”潘少红道。

秦浩和沈从文之间,终归是要做个选择的。

秦浩后面不知道站着谁,可沈从文后面,却是站着省卫生厅的厅长,而且,人家是亲兄弟。

县官不如现管,省卫生厅的厅长是不太轻易动得了的,只有站在省权利最核心的那几个大佬才有决定权,一个人说了也还不算。

所以想在鲁山省的卫生系统混,那就得巴结沈从文。

对秦浩越踩得狠,在沈从文这边的收益就越大。

“中医果然是包治百病的。”

“你看看,那些瞎嚷嚷废除中医的,那是没见过秦专家,人家秦专家一出手,什么病都是分把钟就解决了,按我说啊,这个世界有中医就够了。”

“那是,阴阳五行一出,谁与争锋啊,网上不就很多能治愈癌症的神医吗,一抓一大把。中医人才济济,秦专家二十出头就比咱们还强了,那些白胡子老头,说他包治百病,怕也不是乱盖的。”

“咦,不对呀,前段时间,网上不是有人说中医是伪科学嘛。”

“科学什么呀,中医师们都说了,中医和科学是两个个体,不能用科学来检验中医,人家有自己的一套,反正你怎么不懂,人家就怎么来,按按手上的脉搏,就知道哪哪哪生病了,简直不要太神奇。”

冷嘲热讽自医疗鉴定委员会的嘴里蹦出,不少人看向秦浩,秦浩的脸色却是如寻常一般,只是将写好的药方交给了冯雨馨,又回到小贝身边,继续给她把脉。

冯雨馨本想替秦浩解释,但想了想,便收起了打算。

中医有用与否,她再清楚不过,她的痈疽,便是在快被西医折磨得想死的时候,当时被秦浩轻描淡写的治好,关于中医上的事,秦浩只要说,她就信。

没人知道秦浩还要把脉干嘛,秦浩沉下心来,仔细的摸看小贝的脉搏,想探视一下,她的肾脏现今如何。

《黄帝内经》里说,肾者,主骨,作强之官,伎巧出焉,肾主耳、开窍于耳!

前半句意思是肾脏和肝脏均有生骨的生理学意义,后半句现代解剖生理认为:

耳的结构分为外耳,中耳、内耳三部分;

耳的传音系统和感音系统的功能在中耳和内耳。肾脏王骨的生骨功能平和正常,那么耳的各种骨质结构就正常。

骨质致密,骨传导功能正常,听力才会正常。

人们在用生命方程式研究人体体质的过程中,发现那些应用可致耳聋性药物,如幼儿时期应用庆大霉素致耳聋的患者,绝大多数都是属于肝脾肾阳虚的患者。

因为肾肝主骨生髓的功能不及,以及肾阳虚,肾排泄毒素的功能缓慢,致毒物滞留,又因耳的骨质结构不致密,易招致毒素损害,而发生听力损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