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209章 刑赏忠厚之至论!

第209章 刑赏忠厚之至论!

颜文卿看着夜笙歌这样一副怂怂的样子,不由得笑着摇了摇头。

从夜笙歌的桌案上拿起几张纸和一只竹枝兔毫笔,也开始认真的回答了起来。

刑赏之论,似乎在哪儿听过……

夜笙歌皱着眉头,习惯性的咬着笔头,开始搜索脑海中的记忆。

她记得,似乎在从前念书的时候,好像在哪儿听过这个词。

“刑赏之论,刑赏之论……”夜笙歌喃喃的念叨着,突然恍然大悟的一拍脑袋,“哦!我明白了!原来是这样!!!”

坐在她旁边答题的颜文卿倒是被吓了一跳,笔尖一顿,在雪白的宣纸上留下了一个大大的墨团儿。

夜笙歌不好意思的吐了吐舌头,“颜先生,实在是不好意思,看来这篇策论你要重新写了……”

“我刚刚想起来了应该怎么作答,一惊一乍的,倒是让你受惊了……”

颜文卿轻柔一笑,将被墨迹污染了的宣纸揉成一团,丢进废弃的纸篓中,“不碍事,在下重新写出来的文章,说不定更好呢~”

夜笙歌无奈的笑了笑,颜先生的脾气这般好,也不知道以后谁能有福气将他娶回去。

她如今与颜文卿亦师亦友,自然是很希望他能够找到自己的幸福的~

夜笙歌凝了凝神,提起笔,用独特的瘦金体,在宣纸上写了几个大字――刑赏忠厚之至论。

这篇文章,别人可能有些不熟悉,但是在她的记忆中,却是十分深刻的。

《古文观止》中,曾经有记载过这篇《刑赏忠厚之至论》。

写这篇策论的人,夜笙歌十分熟悉,从小到大都在学习欣赏品味他的诗词歌赋与锦绣华章。

因为这是苏东坡写过的一篇策论,夜笙歌为此还专门背过,只不过那都是肄业之前的事情了。

这些记忆深深地藏在脑海中,就算是想要寻找,也要费上一番功夫,还好穿越加强了她的记忆力,不然真的要丢人丢到姥姥家了~

夜笙歌轻轻一笑,好像想起了那一段作为学生的美好时光,手下运笔如同行云流水,再纸上笔走龙蛇。

“尧、舜、禹、汤、文、武、成、康之际,何其爱民之深,忧民之切,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!”

“有一善,从而赏之,又从而咏歌嗟叹之,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。有一不善,从而罚之,又从而哀矜惩创之,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……”

“……《传》曰:‘赏疑从与,所以广恩也。罚疑从去,所以慎刑也。’……”

“……《诗》曰:‘君子如祉,乱庶遄已。君子如怒,乱庶遄沮。’夫君子之已乱岂有他术哉?时其喜怒,而无失乎仁而已矣。”

“《春秋》之义,立法贵严,而责人贵宽。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,亦忠厚之至也!”

一篇几百字的《刑赏忠厚之至论》洋洋洒洒的出现在了宣纸上,最后再加上一个龙飞凤舞的落款,夜笙歌勾了勾唇角,将手中的竹枝兔毫笔放在了笔架上。

她小心翼翼的拿起铺开了的宣纸,轻轻吹了两下,等墨迹干透了之后,才将这篇文章交了上去。

夜笙歌交完策论之后,回头一看,发现颜文卿也写完了策论,与他心照不宣的笑了笑。

策论最能够看出一个人的想法,但是这句话却不适用于夜笙歌,因为她汲取了华夏上下五千年的精华,写作风格很难琢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