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223章张少杰的电视专访(1 / 2)





  张少杰对于台湾最深刻的印象,是来自于台湾的综艺、娱乐节目。也是因为21世纪初,香港的TVB、亚视的电视节目越来越不给力,让张少杰对于台湾的综艺节目,以及一些具有竞争力的青春偶像剧感兴趣。

  与此同时,对于台湾电视产业的状况,也有所了解。

  21世纪初的台湾,可以说是整个亚洲,竞争最为残酷的地区。一个2000多万人口的台湾岛,居然拥有数百家电视台。

  整个亚洲,再也找不到比台湾电视机构更密集的地区。

  要知道,亚洲四小龙的其他三个地区——香港只有TVB、亚视(丽的电视后来重组而成)两大提供免费频道的电视台,韩国地区也只有三大电视机构,新加坡主要是“新传媒”一家公司垄断电视产业。

  台湾之所以产生如此多的电视机构,与台湾的电视产业的发展史有很大关系。

  在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,台湾主要拥有台视、中视、华视三大政斧扶持成立的电视台。不过因为台湾地区一些山区比较多,一些山区,普通的电视天线无法接收到三大台的电视信号。

  于是,民间开始有一些公司,开始投资建设大型的天线设备,接受“三大台”的电视讯号。之后,再将接收到的电视信号以电缆传送的方式,向一些山区收费提供电视讯号服务。

  这些向用户提供有线电视信号接收服务的小公司,被统称为“第四台”。

  而到90年代,随着技术发展,山区已经能够直接通过家庭的天线接收三大台的电视信号。

  这些“第四台”再也不能通过转播三大台的节目盈利。所以,一些“第四台”为了生存,开始自己制作节目,向观众出售。

  出售自制的电视节目,其实并未获得官方许可。

  不过,因为法不责众,最终在90年代卫星电视兴起的时代,台湾当局开始给“第四台”们发放了卫星电视牌照。

  加上台湾开了党禁之后,在野党派不满国民党垄断三大台的舆论喉舌。所以,不少的在野党,纷纷投资“第四台”,利用这些电视台,宣传自己的党派,以及通过电视节目,进行拉选票。所以,台湾的数百家电视台纷纷上马,展开了空前激烈的电视媒体的竞争。

  而在80年代,台湾的电视媒体,还一直是台视、中视、华视,这“老三台”主宰台湾的电视媒体市场。

  张少杰到台湾给《大唐双龙传》做宣传。

  而这老三台,自然也是争相邀请张少杰参与专访节目。

  最终,张少杰决定选择“中视”的专访节目,之所以选择了中视,那因为张少杰在台湾的三大粉丝团之一的“《大唐》少女团”中,有一名活跃粉丝茜茜,正是中视的节目主持人。

  而《大唐》少女团中,茜茜也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参与者。并且,还主动的利用她的工作姓质,有意识的在电视媒体上给张少杰做宣传。

  张少杰自然明白,一个名人,想要成功,光靠自己的才华,也是有限的。而是要靠大量的铁杆粉丝的力挺,才能够获得更大的成功。

  三流的名人,靠勤奋。

  二流的名人,靠才艺。

  第一流的名人,则是靠名气和市场号召力!

  名气大小,取决于才艺、商业宣传。

  而市场号召力,则取决于铁杆粉丝的数量。

  张少杰知道,这些铁杆粉丝的重要姓!